10.3969/j.issn.1000-8306.2023.05.005
数字普惠金融、多维相对贫困及空间效应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数据,建立了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测算了我国微观家庭层面与宏观地区层面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状况.并使用离散选择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宏微观结合地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多维相对贫困的空间收敛性、空间相关性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多维相对贫困消减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收敛性与空间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在微观家庭层面上帮助减贫,还有助于在宏观地区层面上降低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机制分析的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在助力减贫的过程中对公平性问题的处理也相对较好,避免了"精英俘获"现象所导致的减贫效率低下与资源错配;数字普惠金融的多维减贫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家庭收入、就业、消费结构、主观感知与信息获取状况的改善.
数字普惠金融、多维相对贫困、空间收敛性、空间相关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F832.5(金融、银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XKS009
2023-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