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1557.2012.06.004
翼状胬肉的治疗进展
@@ 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眼结膜变性疾患,是结膜及结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并向角膜发展,引起组织增生、纤维母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的结果[1],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翼状胬肉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外观呈三角形,如翼状,故名.该病发病机理不明确,主要有免疫学说、成纤维转化和结膜移行学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学说等.该病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中难以根治的疾病,治疗方法繁多,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多年来眼科工作者对该病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防止术后复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组织增生、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手术治疗、学说、球结膜、结膜下、浆细胞浸润、组织发生、影响视力、药物治疗、眼科、纤维、细胞增殖、手术方法、慢性炎症、慢性刺激、淋巴细胞
38
R777.5(眼科学)
2013-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