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1733/j.issn.1007-0435.2013.04.008

行间种植豆科牧草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引用
为明确苹果(Malus pumila)树行间种植不同豆科牧草后对园中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于苹果园建植第1年,在果树行间种植百脉根(Lotus cornioulatus)、白三叶(Tri folium repens)和红三叶(T.pretense),以果树行间“清耕”土壤为对照,研究0~20 cm土层中微生物总数、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比例和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园中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7%以上,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为0.01%~0.04%;种草后,土壤中放线菌比例减少,细菌增加,此趋势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加剧,0~10 cm土层中增减比例幅度为1.2%~4.4%,而10~20 cm土层中为18%.种草后,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蔗糖酶及脲酶活性增加,增减幅度因草种及土壤深度而异,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无影响.在种植百脉根、白三叶的0~10 cm土层中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减少,而种植红三叶的10~20 cm土层中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增加;种植百脉根后,0~10 cm蔗糖酶活性、0~20 cm脲酶活性升高,种植白三叶、红三叶后,0~20 cm土壤蔗糖酶、10~20 cm土壤脲酶活性升高.说明种草可改变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此作用和草种、土壤深度密切相关.

苹果园、豆科牧草、土壤、微生物、酶活性

21

S154(土壤学)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8;科技部国家成果转化项目2011GB23600009;陕西省重大创新项目2011KTZB02-02-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22050205

2013-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76-68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草地学报

1007-0435

11-3362/S

21

2013,21(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