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与反思:60年来中国学生体质力量素质测试的科学性考量
自1954年中国颁布第一个官方学生体质测试标准以来,中国学生体质力量测试已经走过60年,但其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尚需考证.新中国"劳卫制"时期的力量素质指标体系偏重力量-运动技能指标,躯干力量指标缺失;"锻炼标准"时期力量—运动技能指标仍被倚重,但增加了女性躯干力量指标;"健康标准"时期指标设置趋于一般力量,但不够全面.身体局部指标设置中上肢指标数量繁多且依据性别、年龄选测要求较高,其可靠性与有效性较低;躯干力量测试指标单一(仰卧起坐)并有年龄及性别限制,且测试方法的有效性较低;立定跳远为下肢唯一测试指标且有"技能学习"等因素影响争议,有效性有待实验证实.未来中国学生体质力量测试指标设置可进行如下优选:上肢修正引体向上、俯卧撑(男)或屈膝俯卧撑(女)三选一,躯干多种仰卧起坐优选与补充俯卧背伸和平板支撑,下肢进行立定跳远与两种下蹲跳实验验证.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力量素质、评价指标
42
G804.49(体育理论)
上海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竞争性引导项目:青少年pow-er工程协同创新中心44891400;"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40500 -541235 -14203/004
2016-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