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729/j.cnki.jhnun.2017.02.011
文学的“形象”“语象”与“图像”——评《形象诗学原理》
“形象思维”当属中国文艺理论热切关注的理论话题,甚至被认为是文学区别于非文学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图像时代”的今天,《形象诗学原理》一书也就有了重新被研究的必要.西方文论的历史表明,俄国形式主义的兴起,就是建立在对“形象思维”发难的基础上,直至后来的英美新批评,都很少论及“形象”.究其原因,所谓文学“形象”就是“音响形象”,即“语象”.由于当前愈加复杂的“文学图像化”现象,实则是语象的外化和实体化,所以,不同文体的语象容量,也就有可能产生类型各异的图像.
《形象诗学原理》、形象思维、语象、图像
37
I01(文艺美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学成像及其语图符号学方法研究”2016SJD750006
2017-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