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9727.2023.03.05
四川盆地中江-蓬莱地区灯二段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成因机制
为了明确中江-蓬莱地区灯二段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开展了系统的岩心、薄片观察和物性测试工作来揭示灯二段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过程.该区灯二段储层主要发育在藻白云岩、颗粒白云岩中.基质孔隙度为 0.07%~4.99%(平均 2.13%),基质渗透率为 0.002~1.98×10-3μm2(平均 0.12×10-3μm2),属于典型的非均质、低孔低渗型储层.储集空间主要有组构选择性孔隙:粒内孔、粒间孔、藻格架(溶)孔以及非组构选择性孔隙:葡萄花边孔、溶洞(直径≥2 mm)和溶(裂)缝等两大类型.结果表明:台地边缘微生物丘滩相带提供了太和气区灯二段优质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控制了早期组构选择性孔隙的发育;准同生期及表生期溶蚀在组构选择性孔隙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储集空间;埋藏溶蚀作用在先存残留孔隙的基础上形成大量岩溶缝洞,最终形成中江-蓬莱地区灯二段优质储层.
灯影组、储层特征、储集空间、成因机制、四川盆地
50
TE122.2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科技项目20220301-01-01
2023-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3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