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9727.2011.05.002
柴北缘潜西地区上干柴沟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分析
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物性测试等手段,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上干柴沟组的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石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储层类型主要为孔隙型,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孔隙结构为特小孔细喉.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4.45%,平均渗透率为59.66×10-3μm2,属中低孔低渗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发育的基础和关键,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浅湖滩坝砂体是有利的储集相带,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原始孔隙损失的主要因素,但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发育有双重影响,溶蚀作用是对储层发育贡献最大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潜西地区、上干柴沟组、储层特征、影响因素
38
TE122.22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资助项目G9
2012-0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8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