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9727.2003.01.004
北淮阳带新元古代花岗质侵入体的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近些年来,在北淮阳带地层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之一,是将以前建立的一些变质岩群解体成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构造地层或岩石地层单位,并重新厘定了它们的含义和分布.最近从原卢镇关群、佛子岭群、梅山群中识别出了较多变形花岗质岩体,马文璞等运用单颗粒锆石U-Pb法测得四个变形花岗岩的年龄为744±9 Ma和665±39 Ma,属新元古代.岩石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这些变形花岗岩的R1变化主要范围为1934~2768,Ga/Al值位于1.72~3.61范围内.在Zr,Nb,Ce,Y-Ga/Al图解上,它们主要落入后造山(PA)型花岗岩区;在R1-Ga/Al图解上,也属于后造山(PA)型花岗岩.上述事实可能意味着,Rodinia泛大陆的汇聚发生在新元古代变形花岗岩侵入之前,但随后即开始了拉张活动.
变形花岗质岩体、新元古代、构造环境、北淮阳带、安徽
30
P588.121(岩石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02017;国土资源部地质行业科技发展基金HY979833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