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6120.2014.10.021
交往育人:高校非教学人员协同育人机制探微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为考察高校非教学人员协同育人功能提供了视角,给予非教学人员以工作启迪:要尊重学生、服务教学、注重交往、担当责任.高校行政化冲击教学主体地位、非教学人员育人意识淡薄和大学生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匮乏等不利因素制约高校非教学人员育人作用的发挥.高校要开展“两个加强”、“双向参与”、“四种交往”、“双评双促”活动,构建高校非教学人员交往育人、协同育人机制.
马克思、社会交往、高校非教学人员、交往育人
28
G647(高等教育)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职业教育技术化倾向下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B-b/2013/03/066
2014-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0-8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