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5888.2010.05.001
柴达木盆地北缘白垩纪挤压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地震剖面的精细地质解释,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工作成果,确定了研究区由侏罗纪NE-SW向的伸展构造体制转换为白垩纪NEE-SWW向的挤压构造体制,形成呈NNW向展布的断层相关褶皱和反转构造,具有挤压坳陷型盆地的性质.柴达木盆地北缘白垩系的沉积韵律、岩性和厚度在空间上的差异及其与下伏、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在空间上出现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的变化,主要受同构造期断层相关褶皱、反转构造的活动强度在空间和时间上差异的影响.在白垩纪,柴达木盆地北缘与中国东部盆地的变形特征存在很大差异,说明中国西部与东部的构造演化在当时受不同构造体制控制;柴达木盆地北缘在白垩纪的NEE-SWW向挤压作用可能与特提斯构造域的冈底斯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有关.
挤压构造、反转构造、断层传播褶皱、生长地层、白垩纪、地质、柴达木盆地北缘
40
P544.4;P618.13(构造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2125
2011-0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7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