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历史、知识分子及其他——2011年长篇小说印象
又到了回顾总结一个年度长创作情况的时候.如果以每一自然年度作为考察单位,并且把2011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与以前几个状态相对低平的自然年度进行直观比较,那我们完全可以说,长篇小说创作在2011年确实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出现了若干部思想艺术品质优秀的重要文本.因此,沿袭旧例,说2011年是一个长篇小说创作的所谓"大年",也就自然是毫无疑问的一件事情.从题材的意义来看,这一年度的长篇小说,约略集中在了乡村、历史以及知识分子这样三个题材领域.其中,乡村题材的主要有贾平凹的《古炉》、范小青的《香火》、葛水平的《裸地》、张学东的《人脉》、刘仁前的《香河》等,历史题材的主要有王安忆的《天香》、李锐的《张马丁的第八天》、方方的《武昌城》、何顿的《湖南骡子》、麦家的《刀尖上行走》、张翎的《睡吧,芙洛,睡吧》、陈启文的《江州义门》、申跃中与张小鑫的《中和人家》等,知识分子题材的主要有格非的《春尽江南》、严歌苓的《陆犯焉识》、王刚的《关关雎鸠》、张欣的《不在梅边在柳边》、盛可以的《死亡赋格》等.此外,也还有无法被归入以上题材类型的一些作品,主要包括蒋子丹的《囚界无边》、熊正良的《美手》、赵德发的《乾道坤道》、丁捷的《依偎》、刁斗的《亲合》、鲍贝的《你是我的人质》、田耳的《夏天糖》等.
长篇小说、知识分子
I24(小说)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4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