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5478.2012.01.003
信仰的生存实践理解
马克思从人的历史生成过程中理解人的意义,这样的理解是一种“信仰”.觉“知”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怀“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之“情”,立“人类解放”之“意”——这是一种“知”、“情”、“意”相结合的“信仰”.基于人的生存实践来解读“信仰”,这既立足个人的“感性”的生存体验,又阐明了人的历史生成性,同时又强调人的“类”的“继承性”.以历史的“类”的“继承性”和基于能动的实践生成性来对应所谓纯粹逻辑的或者直觉体悟的“先在性”,无疑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个体”与“类”的统一.
信仰、存在主义、实践、感性能动性
B1.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0&ZD066
2012-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