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两种生态型羊草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差异分析
羊草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内蒙古草原上的一种优质牧草,根据叶色差异可将其分为灰绿和黄绿两种生态型,前期研究发现二者的叶绿体存在差异,但是造成羊草叶色趋异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选取内蒙古敕勒川草原的两种生态型羊草,利用Denovo测序平台对二者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灰绿型羊草全长136816 bp,大单拷贝区 80973 bp,拥有一对长 21560 bp的反向重复序列,黄绿型羊草全长 136809 bp,大单拷贝区80962 bp,拥有一对长21562 bp的反向重复序列,二者均含有12723 bp的小单拷贝区;二者的叶绿体基因组皆包含131个基因,编码84个蛋白质、8个rRNA和39个tRNA基因;二者都具有丰富的重复序列并存在差异,且大多位于基因间隔区;二者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相比共发现14个突变区,导致二者反向重复区域收缩/扩张的不同;此外,系统发育分析证明两种生态型羊草与祖先新麦草依然保持较近的亲缘关系.所以,两种生态型羊草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为解析二者叶色差异提供了分子信息,更为推动羊草叶绿体转化技术奠定了基础.
灰绿型羊草、黄绿型羊草、叶绿素、叶绿体基因组
32
Q96;S852.6;Q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tay-green;3206140110
2023-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