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柱花草生理与荧光特性的影响
为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壳聚糖和水杨酸喷施对低温胁迫下柱花草叶片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播种50 d的幼苗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法处理后,于光照培养箱中连续进行7 d低温(昼夜温8℃/5℃),2 d常温(昼夜温28℃/25℃)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物质喷施使低温下柱花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寒害指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继续2 d常温处理后,各项指标有所回升.经300 mg·L-1 壳聚糖、0.4 mmol·L-1 水杨酸和10 mg·L-1 脱落酸处理的植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量子产额(φE0)、性能参数(PIABS)分别显著升高了 80.88%~122.57%、119.87%~170.53%和271.77%~580.49%;用于热耗散量子比率(φD0)显著降低了26.39%~37.10%.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壳聚糖、脱落酸、水杨酸提高柱花草低温耐受性的最佳诱导浓度分别为:300 mg·L-1,10 mg·L-1,0.4 mmol·L-1.在3种外源物质中,300 mg·L-1壳聚糖处理可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Ⅱ(PSⅡ)的活性,减少热耗散,对缓解低温胁迫对柱花草的伤害效果最为显著.
柱花草、低温胁迫、壳聚糖、脱落酸、水杨酸、生理指标、叶绿素荧光
32
S688;Q945.78;S512.1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平台建设项目
2023-07-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