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陇中旱农区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在陇中旱农区,依托2012年布设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种植密度:4.5(D1)、5.25 (D2)、6(D3)、6.75万株·hm-2(D4);副处理为施氮水平:施纯氮200(N2)和300 kg·hm-2 (N3).结果 表明:1)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增加,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小;2)施氮量对玉米的光合作用影响不显著,但玉米光合作用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弱;3)D2 N2处理下的玉米产量最高,D2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D1分别增加了15.2%和14.5%,N2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较N3增加了10.9%和4.8%.4)玉米籽粒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密度为5.25万株·hm-2,施纯氮200 kg· hm-2左右时,叶片光合作用关系协调,有利于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
种植密度、施氮量、玉米、产量、光合特性
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项目
2020-06-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