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暖性(灌)草丛类草地固碳能力的影响
利用方式差异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不同,评价不同利用方式下各类型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有助于制定相应生态管理策略,对减缓草地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现实意义.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不同利用方式下(围封未利用、零散放牧+割草、季节性放牧和全年放牧)两种典型草地(暖性草丛和暖性灌草丛)固碳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暖性草丛植被生物量在不同利用方式上表现为围封未利用>零散放牧+割草>季节性放牧>全年放牧,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暖性灌草丛植被生物量在零散放牧+割草条件下显著大于围封未利用和全年放牧方式(P<0.05).在围封未利用条件下,暖性草丛植被生物量显著大于暖性灌草丛(P<0.05).两种草地地上碳密度和根系碳密度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植被碳密度来看,暖性草丛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表现为围封未利用>零散放牧+割草>全年放牧>季节性放牧,暖性灌草丛为零散放牧+割草>围封未利用>季节性放牧>全年放牧.季节性放牧条件下暖性草丛土壤碳密度(13369.07 gC·m2)显著大于围封未利用方式(2544.25 gC·m-2)(P<0.05);暖性灌草丛土壤碳密度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表现为零散放牧+割草>围封未利用>季节性放牧>全年放牧,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论在何种利用方式下,两种类型草地的植被碳密度均主要由根系所贡献,分别达到87.42%与81.52%;而生态系统碳密度均主要由土壤所贡献,分别达到91.72%与84.98%.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土壤碳密度是决定河南两种类型草地固碳能力的根本因素,而与利用方式无关.本研究可为河南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精确评估河南草地固碳能力提供数据支撑.
利用方式、暖性(灌)草丛、生物量、碳密度、碳分布
27
NSFC-河南人才培养联合基金项目U130430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402;河南科技大学学科提升计划项目13660001
2019-0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