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下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特征
开展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对草原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为对象,对封育(F15)、水平沟(S15)、鱼鳞坑(Y15)整地后15年草地以及长期放牧草地(F0)的0~15 cm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种子库植物以多年生植物为主,F0和S15种子库以禾本科物种比例最高,Y15和F15以菊科最高;植物种类以鱼鳞坑最多,封育次之,放牧地最少.2)相对于F0,Y15、S15和F15措施使土壤种子库密度增加,且以Y15增加最为明显.各处理下种子库优势物种各异,种子库密度具有表聚特征.3)各措施下,土壤种子库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接近,鱼鳞坑提高了种子库丰富度指数;处理间土壤种子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封育和鱼鳞坑相似性最高,达到0.81.4)各措施下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和优势度存在一定差异,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系数在0.37~0.55之间,相似性总体较低.相对而言,鱼鳞坑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相似性最高,是最有利于土壤种子库密度和丰富度增加的措施.
土壤种子库、封育、鱼鳞坑、水平沟、典型草原
27
S15;X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632,31360582;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XAB2015A10
2018-0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