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1686/cyxb2017020

南方种养结合模式对冬季稻田净碳交换和不同土层活性碳氮转化的影响

引用
为探讨不同利用模式下的冬季稻田土壤活性碳氮变化和系统净碳交换变化特征.本研究对冬闲(F)、单种黑麦草(R)、单种紫云英(M)、种黑麦草养鸡(RC)以及种紫云英养鸡(MC)的冬季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碳氮及系统净碳交换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RC和MC短期内增加了系统净碳排放,在早稻播种前,白天总体表现为碳汇(RC为817.38 g/m2,MC为472.90 g/m2);且所有处理对CH4表现为弱汇(3.06~22.88mg/m2).2)R和M固碳量显著高于F和RC、MC处理.3)RC,MC,R和M与F相比显著提高了土壤活性碳氮含量.4)虽然RC和MC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值低于R和M,但其土壤可溶性碳含量平均值更高.5)R,M,RC,MC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土壤碳汇.综上所述,种养结合既提高了土壤活性碳氮,同时增加了冬季稻田系统固碳量.

冬闲稻田、种草养鸡、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净碳交换

26

F32;S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293,31100382;湖南省科技厅区域合作项目2016WK2009;国家水稻产业岗位专家体系项目CARS-01-30

2017-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38-14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草业学报

1004-5759

62-1105/S

26

2017,26(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