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芒披碱草异位保护群体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为揭示采集自川西北高原的短芒披碱草野生异位保存群体的表型变异规律,采用变异系数、巢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等方法,对川西北短芒披碱草种质资源共7个居群84个单株的32种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短芒披碱草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41.66%,小于种群内变异(58.33%);茎秆、叶片、花序、小穗、颖片和内外稃的表型分化系数均值分别为55.92%,63.18%,38.62%,43.73%,31.45%和33.08%。穗部性状的稳定性较高。除第一颖长和外稃脉数外,其余性状与各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 UPGMA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短芒披碱草野生群体可以划分为4类。Mantel 相关分析表明地理距离与种群表型距离(欧氏距离)间相关不显著(r =0.334,P =0.083)。
短芒披碱草、川西北高原、表型多样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3B06,2011BAD17B03;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2011SZ0162,2013ZC1635资助。
2015-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4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