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草和杂交狼尾草细胞壁组分及乙醇理论产量动态分析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南京地区苏牧2号象草和杂交狼尾草细胞壁各组分含量、总量和木质纤维素乙醇理论产量(CEY)随生长天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两品种茎和叶中纤维素(CEL)含量逐渐降低,茎中半纤维素(HMC)和酸性木质素(ADL)含量逐渐上升。不同生长阶段,两品种叶中 CEL 含量显著(P<0.01)高于茎,HMC含量显著(P<0.01)低于茎,象草叶中 HMC 含量显著(P<0.01)高于杂交狼尾草。移苗后114~173 d,象草茎中CEL含量显著(P<0.05)低于杂交狼尾草,而 HMC(P<0.01)和ADL(P<0.05)含量显著高于后者。移苗后83~114 d,两品种细胞壁各组分总量和总 CEY 均稳步增加;茎和叶组织之间,两品种之间的 CEL 和ADL总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H MC主要集中在茎组织中;两品种间总CEY以及来源于叶的CEY无显著差异,但两品种来源于茎的CEY显著(P<0.01)高于叶。移苗后114~173 d,细胞壁各组分总量和总 CEY 急剧增加,增加的产量更多来源于茎组织;两品种之间,H MC和ADL总量以及来源于叶的CEY均无显著差异,但杂交狼尾草纤维素总量和总CEY显著高于苏牧2号象草(P<0.01)。
象草、杂交狼尾草、细胞壁组分、乙醇
S543+.9;Q945.6(饲料作物、牧草)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14048;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F2010308;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盐城综合试验站CARS-35-31资助。
2014-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5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