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返青期不同草地型土壤氮的分布特征
本试验在东祁连山选择代表性的7种高寒草地型为研究对象,在返青期对其土壤微生物量氮、全氮、K_2SO_4浸提氮、碱解氮、氮密度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氮密度分别介于4.2~7.9 g/kg、104.1~234.0 mg/kg和0.38~0.61 kg/m~2.2005和2006年土壤K_2SO_4浸提氮分别介于3.4~11.4和1.8~13.9 mg/kg,占土壤微生物量氮的3.93%~11.62%和3.88%~15.37%.微生物量氮在2005和2006年分别介于49.0~143.0 mg/kg和35.9~171.7 mg/kg;与K_2SO_4浸提碳在灌丛草地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草本草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K_2SO_4浸提氮在杜鹃灌丛和高山柳灌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金露梅灌丛和草本草地呈显著正相关(P<0.05).除嵩草草地外,微生物量氮与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005年K_2SO_4浸提氮和微生物量氮对土壤全氮贡献率分别为0.07%~0.16%和1.16%~1.93%.在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草地型间土壤全氮、碱解氮、K_2SO_4浸提氮及微生物量氮有明显差异,且草地型决定了微生物量氮的数量和生态分布,植物群落是影响微生物量氮数量和生态分布及其与土壤K_2SO_4浸提碳、氮相关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生物量碳、氮、磷间的相关性由土壤微生物本身或其群落结构决定.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微生物量氮、分布
19
S812.2;S155.4~+7(普通畜牧学)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096RJZA003;退化草原植被恢复与碳固定之间的研究052456CHA-GS-Y-4
2010-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