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4-5759.2008.06.017
基于AFLP的燕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国家的34个有代表性的饲用燕麦品种及8个裸燕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0对EcoRI/MseI引物组合中筛选出5对多态性和清晰度较高的引物组合,共获得268条带,其中多态带185条,平均多态性检出率为69.0%,E-AGG/M-CTA的扩增效率最高达78.6%.由Nei's指数(h)估测,供试品种平均变异为0.166 4,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估计值为0.220 6;42个燕麦品种问遗传相似系数为0.488 1~0.988 0,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是0.0120~0.717 2.通过AFLP数据构建燕麦的UPGMA系统树,在遗传相似系数0.748水平,所有供试品种可聚为6类.皮燕麦与裸燕麦在遗传相似度0.59处被明显分为2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由AFLP揭示的品种间遗传关系与品种实际来源基本一致,品种的遗传距离与其地理分布关系密切.
燕麦、遗传多样性、AFLP、聚类分析
17
S543+.703.2;Q943(饲料作物、牧草)
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09-06;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ygg200604;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2006-3
2009-03-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