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29/j.issn.1001-0629.2022-0305
草地白刺粗角叶甲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学
白刺粗角叶甲(Diorhabda rybakowi)是严重危害我国西北荒漠草地防风固沙先锋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泡泡刺(N.sphaerocarpa)的主要害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该虫的触角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并比较雌雄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白刺粗角叶甲雌、雄成虫触角均为丝状,鞭节分为9个亚节,且雄虫触角(4 174.5 μm)显著长于雌虫(3 780.5 μm)(P=0.006).雌、雄虫触角表面均分布有大量表皮孔和鱼鳞状感觉附肢.雌、雄虫共鉴定到6种感器,分为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其中,腔锥形感器仅在雄虫触角梗节少量分布.这为研究白刺粗角叶甲感知寄主挥发物或性信息素的嗅觉分子机制进而为其综合防控奠定了基础.
白刺粗角叶甲、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扫描电镜、唐古特白刺、泡泡刺
40
Q964;R783.1;S433
甘肃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2023-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9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