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723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量的时空变化
基于水量平衡及水源涵养深度计算方法,研究了2000?2018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深度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34.23 mm,水源涵养总量为8.56×108 m3·a?1.林地、草地和湿地的水源涵养深度显著高于耕地和未利用地(P<0.05).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中东部高而西北部低,水源涵养深度越高其年际变幅越大.研究时段内水源涵养深度总体呈不显著变化,显著增加区主要集中在中高海拔区,显著减少区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区(P<0.05).水源涵养深度的时空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和土地覆盖类型的影响,其次是叶面积指数和温度.水源涵养深度与降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面积指数和气温负相关.建议将保护区中东部设为水源涵养保护优先区,强化对林地、草地和湿地的保护.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未来保护区水源涵养深度将保持稳定态势.
山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空间分布;年际变化;驱动机制;InVEST模型
38
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由探索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021-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4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