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29/j.issn.1001-0629.2017-0376
青藏高原东部乡土植物对高寒沙化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狭叶红景天(Rhodiola rosea)、硬秆仲彬草(Kengyilia rigidula)、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高山红柳(Salix cupularis)4种乡土植物对沙化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旨在为高寒草地沙化地生态植被的重建与恢复选择适宜的治理植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种植4种植物治理恢复5年后,土壤含水量均有显著升高(P<0.05),土壤容重和土壤 pH 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垂穗披碱草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最高,与对照相较增加了357.70%;2)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中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各种酶的活性(P<0.05),其中狭叶红景天样地中的土壤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蔗糖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最高,分别为对照的3.19、1.98、3.22、1.87和4.59倍.3)种植4种植物治理恢复5年后,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均有显著提高(P<0.05),狭叶红景天的 MBC、MBN 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MBC MBN)均为最高,分别为对照的4.39、3.46和1.27倍;4)种植狭叶红景天和高山红柳样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相关,种植垂穗披碱草样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相关性较差.研究表明,4种植物种植5年后,狭叶红景天对高寒沙化草地的土壤特性改善更明显.
高寒沙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
35
S812.2(普通畜牧学)
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Z2015078;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16HH0087;四川省科技厅重点专项2015SZ0062
2018-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749-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