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29/j.issn.1001-0629.2017-0251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群落高度遥感模拟与评价
草层高度是反映草地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与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监测及载畜力的评估具有紧密联系.目前,对我国天然草地群落高度的监测尚缺乏精确的遥感方法.本研究以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为研究区,分别基于 MODIS植被指数、冠层高度模型以及草地冠层高光谱反射率,构建了高寒草甸草地群落高度的估算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12种 MODIS植被指数中,NDVI 对草层高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其4种回归模型的R2均较低,介于0.203~0.241,NDVI 指数模型(y=0.789e3.186x,R2=0.241)的拟合效果最好,但反演误差较大(RMSE=4.2 cm, CVRMSE=45.7%);2)冠层高度模型在黄河源地区高寒草甸试验区的反演精度较低(RMSE=5.8 cm,CVRMSE=62.1%),实际应用误差较大;3)高寒草甸群落高度与519.4-583.17 nm波段之间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基于光谱位置变量R′510.59的线性模型(y=-156.375x+20.384)相对最优(R2=0.489,RMSE=3.5 cm),较适合反演高寒草甸群落的草层高度.
黄河源区、群落高度、植被指数、冠层高度模型、高光谱反射率
35
Q948.15(植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2175、31372367、31672484;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IRT_17R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lzujbky-2016-186
2018-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737-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