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29/j.issn.1001-0629.2016-0101
牦牛干扰下草原毛虫对小嵩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采用野外受控放牧试验(放牧和不放牧)和人工控制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方法(草原毛虫移除和未移除),研究了牦牛干扰下草原毛虫对高寒草句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地植被群落(植被盖度、群落高度、地上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草原毛虫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牦牛(Bos mutus)放牧区内草原毛虫种群数量及增长趋势均高于无牧区.草原毛虫单独存在时群落的盖度、高度及地上总生物量与对照(牦牛与草原毛虫都不存在,CK)差异不显著(P>0.05),而牦牛与草原毛虫共存时群落盖度、高度及地上总生物量都显著低于CK(P<0.05).牦牛干扰了草原毛虫对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的作用,植物重要值发生了显著变化.草原毛虫单独存在时植物多样性指数与CK间无显著差异,单独放牧牦牛和牦牛与草原毛虫共存时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CK (P<0.05).本研究表明,牦牛显著加剧了草原毛虫对小嵩草高寒草甸植被的影响.
牦牛、草原毛虫、高寒草甸、群落、小嵩草、地上生物量、植物多样性
34
S812.29;S823.8+5;Q948.15+8(普通畜牧学)
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草食动物采食调解下的草地多营养级生物多样性关系及其生态功能”31230012
2017-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9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