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829/j.issn.1001-0629.2015-0146
进境草种种带真菌的检测与初步鉴定
采用平皿测定法对我国北京口岸2014年进境草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携带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利用ITS4和ITS5引物对其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测序并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BLAST比对,对种带真菌进行初步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种子携带真菌种类差异较大,从5个国家的7个进境草种批次中共检测出13属21种48株真菌,主要菌群为镰刀菌属(Fusar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茎点霉属(Phoma sp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spp.).基于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能够将所有分离到的真菌鉴定到属,但是在种水平上鉴定有限,不能将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细交链孢(A.alternata)和乔木链格孢(A.arborescens)很好地区分开.本研究明确了5个来样量较大国家的草种带菌情况,ITS基因能够运用于口岸草种携带真菌的初步检测鉴定.
进境草种、种带真菌、ITS、鉴定
33
S432.4+4(病虫害及其防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计划项目——进境牧草种子真菌筛查技术研究初探2015IK22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计划项目“进境种子携带植物病原细菌筛查技术初探”2014IK00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益性课题——应用SiRNA测序技术筛查重要检疫性植物病毒方法研究201310068;进境牧草种子有害生物风险评估2015BK024
2016-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