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地区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期
为研究播种时间对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及其影响因子的影响,以紫花苜蓿“维多利亚”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09-2011年在阜南、淮安两地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秋播、春季刈割2茬的栽培模式下,随播期推迟,紫花苜蓿的各生长性状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淮安试验点9月6日播种的紫花苜蓿第1茬初花期平均株高达到91.91cm,比10月24日播种高出1.14倍;相应地,9月6日播种的紫花苜蓿鲜、干物质产量也最高,第1茬分别达到4.37和1.05kg·m^-2。对产量影响因子的分析发现,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分别与株高、分枝数和单株干质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通径分析发现,株高和单株干质量是紫花苜蓿产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早播主要通过促进株高生长、增加单株干质量来提高饲草的干物质产量。综合2年试验结果可以认为,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在沿淮地区的适宜播种时间在9月至10月上旬。
紫花苜蓿、播种时间、牧草产量、产量影响因子、冬闲田
29
S541.104.2(饲料作物、牧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A6806;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10135
2012-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743-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