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肝背景下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灌注特征的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正常肝、肝硬化及脂肪肝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定量分析3种肝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血流灌注特征.方法:选择13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37个原发病灶,依据肝背景不同分为正常肝背景组(45例)、肝硬化背景组(51例)和脂肪肝背景组(41例).观察3种肝背景下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3种肝背景组原发性肝癌的灌注参数,包括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梯度和灌注期曲线下面积.结果:本组1 37个病灶均表现为动脉相快速高增强,绝大多数病灶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退”增强模式;但在正常肝背景组有6.7%、肝硬化背景组有31.4%的病灶表现为门脉相和延迟相呈等增强,甚至部分病灶内出现局部高增强的表现,即呈“快迸慢退”增强模式;时间-强度曲线分析,3组肝背景下任2组病灶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梯度及灌注期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肝背景下原发性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存在差异,但灌注参数无明显差异,应用时间-强度曲线能够客观准确地分析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的灌注参数,对病灶做出正确诊断.
超声造影、肝背景、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时间-强度曲线
42
R445.1;R735.7(诊断学)
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10451
2016-05-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64-167,后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