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1-587X.2000.05.060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护

引用
@@ 临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是外周浅表静脉,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物渗透到血管周围组织,可出现局部软组织坏死以及神经、关节损伤等.1 可引起渗漏性损伤的药物①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②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长春新碱等;③高渗性溶液,如50%葡萄糖、甘露醇等;④其他,如一些抗生素及造影剂等.2 药物渗漏的原因在临床操作中,如穿刺时,针头未完全进入血管,或由于固定不牢都可引起药物性渗漏,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局部静脉内压力增高及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的.3 渗漏性损伤的预防①提高操作技能,针头应全位于血管内,固定要牢,对老年人、儿童及糖尿病患者要勤观察;②正确选用静脉,输高渗液时要选择粗、直的静脉,对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选下肢静脉,避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如有渗漏及时更换;③保持静脉通畅,避免静脉内压力升高.4 渗漏性损伤的防护渗漏性损伤有时后果严重,原则上主张早期发现,及时恰当处理.①局部外敷:包括冷、热敷,硫酸镁湿敷以及中药外敷,主要是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灭活作用,局限损伤部位,适于化疗药物;②局部封闭:0.25%普鲁卡因和透明质酸酶,也可二者合用,普鲁卡因可阻断局部恶性传导,减少局部组织血管收缩,改

静脉渗漏性损伤、缩血管药物、局部、血管收缩、糖尿病患者、普鲁卡因、老年人、静脉内、血管通透性、透明质酸酶、软组织坏死、周围组织、中药外敷、针头、早期发现、药物吸收、药物渗透、药物渗漏、压力增高、压力升高

26

R2 ;R45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53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671-587X

22-1342/R

26

2000,26(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