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热分解机理的原位变温多核核磁共振研究
利用原位变温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氟谱(19F NMR)和核磁共振磷谱(31P NMR)等NMR技术研究特定温度下离子液体的热分解机理.在温度低至80℃时,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C4mim+)和六氟磷酸根阴离子(PF6—)组成的离子液体[C4mim][PF6]呈现1个缓慢但明显的分解过程.无水[C4mim][PF6]在温度高于80℃时开始分解,生成少量的五氟化磷(PF5)和氟化氢(HF),氟化氢中的氢原子来自于1-丁基-3-甲基咪唑环2位上的氢原子.在丢掉这个氢原子后,阳离子成环形成一个卡宾,并与PF5形成卡宾/PF5复合物.定量NMR分析显示在分解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自由态PF5和卡宾/PF5复合物的比例为7:3.
原位变温多核核磁共振、离子液体、热分解机理
34
O482.53(固体物理学)
中国石化基础性前瞻性研究资助项目14-16ZS0402
2017-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