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4556.2000.06.002
稀土长期毒性对大鼠体液的1H NMR研究
采用现代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分析灌胃给药0.2,2.0,10,20mg/kg剂量的La(NO3)3 6个月后大鼠血清中某些内源性化合物的变化研究了稀土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情况及长期毒性,同时对各剂量组三个月后大鼠尿液的1H NMR谱图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血液中一些重要生化指标的测定对结果进行了验证.体液中氨基酸、乳酸、N-氧三甲胺、3-羟丁酸、葡萄糖、尿素、柠檬酸等重要内源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意味着动物体内的代谢出现异常.结果表明高剂量稀土的引入可能使动物肾脏和肝脏均受到损害,且受损程度随稀土剂量的增高而渐趋严重.
稀土、体液、核磁共振、代谢
17
R914(药物基础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90280O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4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