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政治之内,权力之外
@@ 近读胡文辉先生<<英雄>与<鹿鼎记>>一文(刊<东方>杂志2003年第8期),有些感想.请允许我先引用结尾部分的两个结论性段落:<鹿鼎记>和<英雄>透过历史演义反映出创作者对政治现实的认同心态,但并非完全自觉;而郭沫若和吴晗却是极为主动地借用学术撰述以表现他们对政治现实的否定心态.他们的著述同在四十年代,显然是借古非今,通过对古代帝王的批判性研究以影射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故不约而同地极力突出秦始皇的”极权主义”和明太祖的”恐怖政治”.郭沫若1945年在<十批判书>后记中特别提及,他在写作<<吕氏春秋>与秦代政治>期间,”偶然在报上看见中大出版的<社会科学季刊>的广告,中有程憬<秦代政治之研究>一文,当即以电话通知城内的友人,托为购买,第二天便得到阅读的机会.我的日记里这样写着:‘程文歌颂赢政,有意阿世,意见与余正反,毫无新鲜资料.’”其实,不论是程憬的歌颂赢政,还是郭沫若的批判赢政,其以学术为工具借古非今的动机却并无二致.这正可以反证郭沫若借批判秦皇帝以刺蒋总统的意识.
学术、政治现实、郭沫若、批判性研究、赢政、鹿鼎记、英雄、心态、十批判书、社会科学、秦代、吕氏春秋、历史演义、极权主义、之研究、秦始皇、明太祖、蒋介石、非完全、创作者
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