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2157.2021.05.002
《黄帝内经》论"暑"及"暑证"论治刍议
暑,在《黄帝内经》中的论述是多方位的.首先,从阴阳而言,它是与"寒"相对立又统一的一个概念,即以寒暑别阴阳.其次,从四时而言,温、暑、凉、寒则分别对应于春、夏、秋、冬.从五脏而言,风、暑、湿、燥、寒分别对应于肝、心、脾、肺、肾,统归天之气,在五行则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此外,暑作为"六气"之一,在三阴三阳理论中,暑为"少阴",其性蒸腾.基于暑的这些属性,相应地,在致病方面,逆于夏长之气,主要表现为"伤心",或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作为致病因素,夏伤于暑,主要特点是"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及"其汗大出,腠理开发".从"六气"角度而言,主要是"六气"间的淫、胜与复,其核心病机均是"火淫金病".而《黄帝内经》关于"暑"这一概念的多元化论述,在后世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主要表现在"暑"与"热""火""湿"之间."暑""热"在古代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暑"为"热"之性,《黄帝内经》常通用,后人区别之,"火"为五行之一,与"暑"相对应,即在天为"暑",在地为"火","暑(热)"为"火"之化气;关于"暑"与"湿"的关系,统言"暑必兼湿"必然不妥,"暑"的兼"湿"与否,必须结合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环境而论,但"暑"与"湿"别为二气,不可浑而言之.在论治方面,《黄帝内经》关于暑证的论治,从阴阳角度而言,是以调和阴阳升降为本;从五行与六气的角度而言,主要依五行间的生、克、制、化为准.这种论治思想,为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所继承,临证可根据患者的基本病情,或加减此方论治、或权衡各组药物比重随证施治,来解决大部分"暑证";而王孟英所创同名方剂,基本是取法于《伤寒论》的"白虎加人参汤",其所举病证,属于暑热伤津耗气的范畴.
暑、黄帝内经、阴阳、病证、清暑益气汤
44
R221.09(中医基础理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9YFC1709202
2021-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9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