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3.004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社区人群心血管病筛查策略的效果评价
目的: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CHERRY)的队列人群中,评估我国不同指南最新推荐的心血管病筛查策略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1日基线未患心血管病的40~74岁的202 179名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人群.本研究比较的筛查策略包括:策略1,在40~74岁人群中采用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推荐的风险流程图的定性筛查策略;策略2,在40~74岁人群中采用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推荐的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的定量筛查策略;策略3,在50~74岁人群中采用China-PAR模型的定量筛查策略.根据指南推荐,采用上述不同的筛查策略进行风险分层后,对中危及以上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高危人群额外进行药物治疗干预.使用马尔可夫模型仿真,研究期限为10年,比较的效果指标包括获得的生命年、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可预防的心血管病发病数、心血管病死亡数与全因死亡数以及对应的需筛查人数.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主要来源于CHERRY队列人群、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群研究数据、Meta分析及系统综述.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讨一般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探讨风险比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与不筛查相比,采用策略1、2、3获得的增量 QALYs 分别为 1 433年[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UI):969~1 831]、1 401 年(95%UI:936~1 807)和716年(95%UI:265~1 111),每获得 1 个 QALY 的需筛查人数分别为 141 人(95%UI:110~209)、144人(95%UI:112~216)和198人(95%UI:127~529).在40~74岁人群采用风险流程图的定性筛查策略与China-PAR模型的定量筛查策略效果相似,采用China-PAR模型的定量筛查策略在40~74岁人群进行筛查比在50~74岁人群筛查能够获得更多的健康收益.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与主要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40岁以上社区人群中开展心血管病筛查能够获得更多的健康收益,采用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推荐的风险流程图的定性筛查策略与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推荐的China-PAR模型的定量筛查策略可获得相似的筛查效果.
心血管疾病、筛查、马尔可夫模型
53
R181.32(流行病学与防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2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6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