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167X.2016.01.030
胸大肌的超声解剖及其撕裂的声像图特点
目的:探讨胸大肌的正常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胸大肌撕裂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获取20例健康志愿者的双侧共40条胸大肌的系列长轴及短轴切面声像图,观察胸大肌的走行及其声像图表现。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8例胸大肌撕裂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型诊断,并对照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外科手术和超声随访结果。结果: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正常胸大肌的位置、走行和结构。18例胸大肌撕裂患者平均年龄(37.2±15.6)岁,均有不同原因和程度的外伤史,如举重、篮球和撞击等,其中3例有MRI结果,9例行外科手术治疗,6例为超声随访。18例胸大肌撕裂病例中,超声均给出了损伤的解剖学定位和损伤范围,其中11例发生于左侧,7例发生于右侧。按照损伤部位可以分为3类:7例为肱骨端肌腱损伤(其中1例发生于胸骨头,2例发生于锁骨头,4例为锁骨头和胸骨头联合损伤),5例累及肌肉肌腱连接处,6例累及肌腹;部分撕裂者为12例,表现为回声减低,内部结构不清晰;完全断裂者为6例(其中3例发生于肱骨端肌腱,1例为肌肉肌腱连接处,2例位于胸大肌肌腹内),表现为纤维断裂,回缩,伴有或不伴有血肿形成,通过动态实时观察可以判断胸大肌撕裂范围及断端情况。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胸大肌走行及其相关结构,超声检查能够诊断胸大肌及其肌腱的损伤程度和范围,可以用来指导胸大肌撕裂的临床治疗。
胸肌、腱、撕裂伤、超声检查
48
R641(创伤外科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点项目75502-02资助 the Major of Project Peking Umiversity Third Hospital 75502-02
2016-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