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167X.2012.03.004
中国西部两县6~36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的多重对应分析
目的: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讨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喂养指数与生长发育指标在不同类别上的对应关系.方法:从中国西部陕西省和重庆市符合研究条件的农业县中随机抽取到两个样本县,于2010年9 ~11月对两县6 ~36月龄47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remature/low birth weight infant,PLBW)和461例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NT)的喂养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常规统计方法的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结果:在中国西部两县,婴幼儿喂养指数在中等水平的比例最高,为50%~ 60%.在PLBW组和NT组中,6~9月龄的婴幼儿喂养指数不合格率较其他月龄要高,其中PLBW组为33.3%,NT组为29.4%,在PLBW组和NT组中,各个年龄组之间的喂养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喂养指数得分差的婴幼儿,PLBW组的生长发育指标较NT组落后,对于喂养指数得分中或优的婴幼儿,PLBW有追赶生长的趋势,但生长发育指标仍较同等喂养条件下的NT差.多重对应分析发现PLBW与喂养指数低、生长发育水平低、母亲文化程度低以及其家庭收入低对应并有较强关联;NT与喂养指数中等及以上、生长发育水平中等、母亲教育程度中等及以上、家庭收入中等及以上对应并有较强关联.结论:中国西部两县的婴幼儿类别、喂养指数、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与婴幼儿家庭因素这些变量的不同层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并有较强的关联性;多重对应分析能够较好地揭示各变量间直观的联系,是探索多个分类变量间关联性的重要工具,其结果可用二维图形来表达,本研究为西部农村婴幼儿喂养分类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因素分析、统计学、生长和发育、喂养指数、中国
44
R174.4(妇幼卫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基金YH601/11
2012-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39-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