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7621.2019.02.011
行政处罚处理期限制度的反思与完善——以潘龙泉诉新沂市公安局治安行政处罚案为切入点
行政处罚法中对于行政处罚的处理期限并没有规定,当前关于行政处罚处理期限的规定散见于法律、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位阶不同的法律规范中,但是在某些处罚领域依旧没有处理期限的规定.在有法律规定的领域,其中规定内容杂乱无章,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对处理期限制度没有清晰的定位,导致学界和司法实践对超期作出的处罚行为的效力都没有清晰的认知.这种不完善的处理期限制度在实践中会损害公民的权利,增加行政主体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和增加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因此,行政处罚处理期限制度需要向处理时效制度转变.处理时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时效的起算点、时效的期限、时效的延长、时效的排除事由、时效的终结点、最长时效和时效的法律后果.
行政处罚、处理期限、处理时效
D922-1(中国法律)
2019-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