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7621.2017.02.013
从历史上三次文化交流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大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至少发生过三次,第一次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周蛮夷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的交流,融合于汉武帝时代的"独尊儒术",结果是汉代新儒学的形成,传统文化呈现出新的活力;第二次开始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其结果是宋明理学的形成,传统文化再一次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第三次开始于清代后期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东传,融合还未结束,争论还没有结果,但从中西文化比较中,可以看出西方文化的优点在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在观念文化层面.因此,要想成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就应该将西方的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嫁接到中华传统的观念文化之上,构筑新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体系.
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G12(中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17;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ZDB31;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湘教发〔2011〕76号
2017-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