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811/j.cnki.1001-4314.2023.04.001
SCI期刊影响因子膨胀加剧及其对科研评价的影响
使用2015-2022年Clarivate Analytics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近年来SCI期刊的影响因子(JIF)变化特征及其对科研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2015-2022年期间高JIF的SCI期刊比例增加,低JIF的SCI期刊比例下降,JIF整体出现连年上涨趋势,且2021、2022年涨幅显著增加.这说明SCI期刊的JIF正在经历泡沫式膨胀且情况日益加剧,而中国SCI期刊的JIF增长率更甚于世界平均水平.JIF膨胀表面是论文数量和参考文献列表长度扩张的产物,但受益期刊精英群体和受益作者群体的推崇才是其增长的内在驱动,其侧面反映了追求高JIF的学术风气依然高涨,将造成JIF指标的进一步强化和滥用,引发更多有关结构性歧视和学术公平性的矛盾.此外,JIF前50位期刊多数保持稳定,其中知名期刊家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SCI期刊数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45%,在2022年JIF前50位期刊中只有1家,国际影响力较小.培育国内高影响力期刊,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进行期刊质量、效益、贡献多维评价,并结合同行评议开展科研综合评价,是破"SCI至上"、弱化JIF膨胀对我国学术生态不良影响,建立合理科研评价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期刊发展道路的有效路径.
期刊影响因子、泡沫式膨胀、驱动因素、科研评价、影响和对策
35
G255.2;G350;G64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三秦卓越期刊培育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
2023-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5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