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582/j.cnki.11-3785/g8.2023.01.014
中长跑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刚度与跑步经济性和运动表现的关系研究
目的:通过测量中长跑运动员的下肢肌肉力量和刚度方面的指标,探讨其与跑步经济性(running economy,RE)与3 000m跑步成绩的关系.方法:选取11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等速力量测试系统(Isomed 2000)测下肢关节肌力水平;三维测力台(Kistler)、8镜头三维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Mo-tion)测肌肉力量产生速率、反应力量、弹性能利用率、下肢刚度;并测定最大摄氧量,12、14、16 km/h 时的 RE和肌肉募集程度(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Delsys),以及3 000 m成绩.结果:1)3 000 m成绩与12 km/h(r=0.36,P>0.05)、14 km/h(r=0.39,P>0.05)时的 RE无显著相关,但与 16 km/h时的 RE呈高度正相关(r=0.74,P<0.01);且 3 000 m 成绩与 12 km/h(r=-0.78,P<0.05)、14 km/h(r=-0.73,P<0.05)、16 km/h(r=-0.86,P<0.01)时的下肢整体刚度均显著负相关,与单腿垂直刚度具有中度负相关趋势.2)16 km/h时RE与弹性能利用率呈高度负相关(r=-0.73,P<0.05),14 km/h时RE与髋关节屈伸肌群离心力量比呈高度负相关(r=-0.74,P<0.05).3)12~14 km/h增速时,RE的变化与腓肠肌的募集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79,P<0.01);14~16 km/h增速时,RE的变化与臀大肌的募集程度呈中度正相关趋势(r=0.59,P=0.09).结论:1)一定速度范围内,与RE相比,下肢整体刚度对中长跑成绩的影响更大,且单腿垂直刚度在成绩改善中起一定的作用.2)弹性能利用率和髋关节屈伸肌群离心力量比的改善,分别在相对高、中跑速时RE的改善中起很大的作用.3)腓肠肌在低至中跑速的提速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臀大肌可能在中至高跑速的提速过程中发挥作用.
中长跑、肌肉力量、刚度、跑步经济性、运动表现
46
G804.61;Q95;R687.4
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科技服务工作项目2019-CTSA-02
2023-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4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