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582/j.cnki.11-3785/g8.2022.04.006
身体活动习惯养成因素、测评方法及干预策略的国际经验解析与启示
人类的日常行为多由习惯主导,养成良好的身体活动习惯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将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全球范围内涉及身体活动习惯养成的概念、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干预策略进行系统梳理,发现身体活动习惯作为一种复杂的行为,是在稳定的环境中自动或有意触发、执行动作控制,并经过反复体验而形成的规律性身体活动行为方式.身体活动习惯养成受线索触发、行为重复与行为维持等个体内部过程性因素和以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习惯测量多采用外显测量法和内隐测量法,外显测量法呈现出测量内容片面、回忆性偏差及个体认知偏向等短板,而运用日记研究和生态瞬时评估等经验取样的内隐测量法则可对身体活动行为及认知、情感、环境背景等相关信息进行多次动态实时评估,测量具有可靠性及优越性.线索触发-行为重复策略、环境重组策略以及社会生态因素策略,是全球身体活动习惯养成的主要干预策略.未来我国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首先应借鉴综合学科的习惯理论全面阐释身体活动习惯的概念,进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个体身体活动行为随时间、环境改变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制定捕获行为习惯的措施和方案,从而有效促进个体身体活动习惯的养成.
身体活动习惯、行为重复、触发与执行、环境重组、社会生态理论
45
F8;G712;F272.9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7BTY117
2022-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