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性项群比赛中竞技表现阶段性“涨落”现象的特征研究
将对抗性项群比赛中双方竞技表现起伏的现象称为“涨落”现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摩法、数据分析法,对“涨落”现象的发生率、频数、时长、时段和强度特征进行研究,旨在指导竞技参赛实践和丰富竞技参赛学理论.主要研究结论包括:除个别项目因竞技或规则特点较低外,其余项目或项群的“涨落”发生率很高;“涨落”绝对频数、相对频数、绝对时长、相对时长与比赛总时长相关;多分值计分项目的“涨落”强度高于单分值计分项目.在“涨落”时段方面,除无单次进攻时限的同场对抗性项目“涨落”与进球关系密切外,其余项群和项目获胜方的“潮涨”在每节(半场、每局)比赛前、中段出现,且早于“潮落”,同时末节(场末、局末)主要表现为“潮平”或“潮涨”.丰富竞技参赛理论,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赛提供参考.
对抗性项群、竞技表现、阶段性、普遍性特征、频数特征、时长特征、强度特征、时段特征
37
G808.1(体育理论)
苏州大学届博士学位论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5-0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