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209.2024.03.008
五四时期白话与文言关系论
汉语构成在中国古代是白话与文言并存,文言是主体,白话是补充.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但并不否定文言文,"废除"的不是文言文,而是文言文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文言文在当时都不可能被禁止和弃用,也不应该被禁止和弃用.文言与白话在五四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地位变化:白话文最初是争合法地位,后来是争主体地位,维持主体地位;文言文最初是保主体地位,后来是争合法地位,保应用上的"一席之地".五四时期语言"保守派"从来不否认白话文,他们只是反对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激进派"从来不否定文言文,他们只是提倡在白话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语",他们反对的是文言文的汉语主体地位.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白话与文言都不是互相排斥、"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主次分明、相辅相成、并存竞争关系.
新文学运动、汉语、白话、文言
I2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ZDA190
2024-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