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0209.2021.06.010
《诗经》中的"天"、"下土"与"地"——早期"天地"观念溯源
在《诗经》中,"皇天"、"曼天"、"苍天"基本上是神格义,"昊天"兼具神格义和自然义."上天"的神格义开始弱化,有哲学化倾向,同时自然空间化;"上天"与日月之光紧密关联,且与"下土"相对."天"、"土"相对可以被看作是"天地"观念的早期形态.《小雅·正月》出现"天高"、"地厚"用语,这表明明确的天地观念已经形成,它应是春秋时期的观念.由绝对意义上的至上神之天,到相对意义上的天地观念的形成,是早期中国哲学发展的重大突破,其思想意义正可谓"开天辟地".
皇天;旻天;昊天;苍天;上天;下土;天地
I222.2(诗歌、韵文)
2021-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