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后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后,许多研究者在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等负向心理症状的同时,也开始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幸存者的创伤后成长.为探究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结构维度和产生机制,通过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8位老师和2位同学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1)自然灾害后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表现在个人力量增强、人际关系改善、对未来展望、更注重品德、责任感强烈等五个方面.与西方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西方人群中常见的对生命的欣赏、灵性的改变两个维度在本研究群体中没有过多体现,更注重品德、责任感强烈这两维度则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异性;(2)自然灾害后青少年创伤后成长的产生机制为内省沉思、主动应对、社会支持、社会压力等四种因素.结果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维度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内省沉思、主动应对、社会支持的作用,与功能描述性模型、生活危机与个人成长模型所提出的影响因子相似;但社会压力这一因素较为独特,在我国的青少年群体中,社会压力可促使个体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准备,就像产生了心理抗体一样,并因此不会轻易被不幸事件所伤害.
汶川地震、创伤后成长、青少年、质性研究
G916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6-0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