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4002.2004.03.010
仁学VS儒学:论孔孟区分于五经和宋明的必要--从符号学和解释学角度看
一百年来各种不同类型的儒学研究均认同<论语>的思想,因此<论语>宜于成为今日儒学各派求同存异的基础.为了强调<论语>的基本性和普适性,有必要首先区分由儒学(四书五经和宋明理学)与仁学(孔孟原始思想)所分别代表的两个不同"学科对象".仁学对象和儒学对象的区隔,或仁学从儒学中的分离,还可有助于孔子伦理学思想和现代社会-学术-思想的实际"接轨",以使作为纯伦理学思想的仁学得以有效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思想理论交流.仁学除了作为孔孟学之原始对象外,经合理的现代化解释后,还可以作为人类普适的现世伦理理想模型而推广于世界.儒学是一种特殊的民族历史经验,仁学则内涵着一种普遍的人性经验.
仁学、儒学、仁
13
B21(古代哲学)
2004-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