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白黄链霉菌TD-1高产帕马霉素代谢机制
真菌毒素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重大威胁,帕马霉素对病原真菌有良好的生物抑菌活性.为提高帕马霉素产量,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flavus)TD-1在两种不同发酵培养基(添加与不添加1,2-丙二醇)中生长及代谢、胞内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的差异,对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合显著差异代谢产物含量变化与代谢通路的交互关系,揭示了帕马霉素生物合成的高产机理.结果表明:培养基添加1,2-丙二醇后,白黄链霉菌TD-1产帕马霉素产量明显提高.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27种显著差异胞内代谢产物与帕马霉素生物合成密切相关,主要参与中心碳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肪酸代谢通路.此外,通过采用添加主要显著差异前体物策略,添加谷氨酸使帕马霉素产量提高102.33%.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确定添加前体物方法,可有效提高帕马霉素产量.本研究旨在为防治粮食加工食品的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参考.
帕马霉素、代谢组学、白黄链霉菌TD-1、1、2-丙二醇、前体物
42
TS201.3;TS210.1(食品工业)
2024-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1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