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301/j.issn.2095-6002.2021.01.005
白玉菇中短波红外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为提高白玉菇的货架期,采用中短波红外线对白玉菇进行干燥,考察了干燥温度(60、70、80、90℃)和干燥功率(675、900、1125、1350 W)对白玉菇干燥特性的影响,并通过7种常用的农产品干燥模型对干燥过程进行了拟合,建立了白玉菇中短波红外干燥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干燥功率对白玉菇的干燥过程均有影响,但干燥温度对干燥过程影响更大,干燥温度越高,干基含水率下降越明显.白玉菇干燥过程由内部水分扩散控制,降速阶段为主要阶段.Page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白玉菇红外干燥过程,可以用来定量描述不同干燥温度和不同干燥功率下白玉菇的红外干燥过程规律.固定干燥功率为1125 W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干燥温度从60℃升高到90℃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从2.723×10-9 m2/s升高到9.088×10-9 m2/s;固定干燥温度为70℃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干燥功率的升高而增大,当干燥功率从675 W增加到1350 W时,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从4.847×10-9 m2/s升高到5.243×10-9 m2/s.白玉菇中短波红外干燥活化能为39.45 kJ/mol.本研究旨在对白玉菇的中短波红外干燥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及生产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白玉菇、中短波红外线、干燥温度、干燥功率、动力学模型
39
TS219;S375(食品工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2021-0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6-53